遗尿症是困扰许多儿童及部分成人的常见病症,中医将其归为"遗溺"范畴,认为主要与脾肾两虚和下焦湿热两大证型相关。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在于针对不同体质和病因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,往往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。

1705719565933928.jpg

对于脾肾两虚型遗尿,患者多表现为夜间遗尿、尿色清长、面色苍白、四肢不温等症状。这类患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脾肾阳气亏虚,膀胱气化失司。治疗上以温补脾肾、固涩止遗为主,常用方剂如缩泉丸(益智仁、乌药、山药)或桑螵蛸散(桑螵蛸、龙骨、人参等)。这类方剂通过温补肾阳、健脾益气来增强膀胱的固摄功能。

下焦湿热型遗尿则多见于饮食不节的患儿,表现为尿频尿急、尿色黄赤、夜间烦躁、舌红苔黄等。此型多因过食肥甘厚味,湿热内生,下注膀胱所致。治疗当清热利湿,常用八正散(车前子、瞿麦、滑石等)或导赤散(生地、木通、竹叶等)加减。这类方剂通过清利湿热来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。

除内服中药外,中医外治法如艾灸、推拿等也有显著疗效。艾灸关元、气海等穴位可温补下焦;推拿按摩肾俞、膀胱俞等穴位能调理脏腑功能。临床观察表明,配合生活调摄(如睡前限水、定时排尿等)可进一步提高疗效。

中医治疗遗尿症的优势在于辨证精准、因人施治,不仅改善症状,更能调理体质,减少复发。一般需要1-3个月的持续治疗,严重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家长应耐心配合,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,共同战胜遗尿困扰。